习琴感想

--浅谈古琴老师的重要性

      因工作原因离别琴馆近一年了,不进则退。见师兄弟们不断进步,观与眼而急于心。不过着急也没用,学习古琴只能是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如今终于回归琴馆,可以安心习琴,重新学习与巩固,甚是欣慰。在离开琴馆的日子,有一点感触非常之深。那就是杭州的良好的古琴氛围与雄厚的师资力量,这在其它地方是不能与之相比的。在其他城市想要找一个好点的老师,真是难上加难。即使有,学费也贵的惊人。在外近一年,基本上脱离了老师的指点及琴友之间的交流。虽然偶尔也会拜访附近琴馆和琴社,但也只能是感受些许习琴的氛围。

      霞影琴馆的老师素来以系统、规范、严格著称,教育质量明显高于其它馆社。此次在外,更是深深体会到,没有老师的指点,自己习琴无疑是瞎子过河--摸不着边。但现在有很多人却认为学古琴很简单,甚至有人说:古琴就是左手左右动,右手上下动。有些人认为初学时手型指法需要老师教,识谱后就可以自己照着谱子弹了。以至很多人对着视频在自学,有些人学了几个学期就不学了。更有甚者懂些乐理基础的更是没把古琴放在眼里,往往到不了一两年就开始自立门户,广招学徒自称大师了。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古琴越到后面越需要老师的指点与把关,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用在学习古琴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初学者对于手型和指法无疑是需要老师教的,这点基本是没有疑问的,其中原因就不多说了。那些天才对着视频就能学成大师的,我们就另当别论了。借网络上一句话:“自学古琴,等于自废武功”送给那些视频大师。那为什么过了初学阶段还是需要老师不断指点呢?这就要从古琴的自身特点与琴曲的特点来讲了。本人资质愚钝,只能从自身认识来简单的说一些,也不知对否。借此希望更多的爱好者一起交流补充与更正。

     古琴是一弦多音,每一根弦随着手指按(弹)弦的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音色和效果,而古琴又有七根弦。因此古琴是所有乐器中音色变化最多的乐器,要掌握这些音色变化和弹奏技巧,没有十数载的苦功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名师倾囊相授,自己不经过多年努力也是无法掌握的。单从这一点来讲,自学古琴要掌握古琴技法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更何况不同派别有不同风格,其指法特点、琴曲特点、演奏手法等都会有所不同,这就更需要老师的指点与教导。而越是学到后期,对于指法的运用、音色的变化、技法的细腻度就越有讲究。往往在一首曲子中,一个细腻的技法、一套合理流畅的指法、一个特殊效果的音色都会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还有就是古琴曲基本上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古曲,一首琴曲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对琴曲的参悟是需要对当时历史背景、人文文化、作者生平等有相当的研究,才能体会出琴曲的意境,在这基础上还要加以娴熟的技法与高超的表现力才能演绎出真挚情感和完美意境的琴曲。就拿《酒狂》来说,不了解琴曲背景的往往会以为是一首节奏明快,非常欢乐的曲子。如何能体会到当时在司马氏的恐怖统治下,阮籍“道之不行,与之不合”,只好“托兴与酒”的心境?更无法弹奏出《酒狂》应有的意境。而那些写景的曲子更是难以把握其中意境,如《平沙落雁》。可见对琴曲的参悟没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及人生阅历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能称为大师的琴者少之又少。那些视频大师,速成大师你们难道不汗颜吗?

所以老师对于学琴者来说是何等之重要,一位好的老师不但能在手型、指法上给予纠正,还能在指法的合理上、音色的好坏上、技法运用的特点上加以指导,更能在琴曲的理解上、意境的表达上、演奏的表现力上不断的给予提高。乃至在为人修养、处世做事、道德品质上都能成为你的表率与学习的榜样。

     霞影建馆至今十数年来只增加了一位老师,可见琴馆对于老师要求之高。能在霞影学琴,实乃我幸也!当然有了好的老师还要自己刻苦用功,才会有所收获。正所谓大凡学习精进者:必数年如一、刻苦用功,参师训、虚请教,方能有所获!

                                                                                 


    2013.10.10     吴志清